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城市主委沙龙会暨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筹备会(广东)学术会议隆重举行

2019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城市主委沙龙会暨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筹备会(广东)学术会议隆重举行

2019年5月9日,由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瑞士领誉医疗承办的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城市主委沙龙会暨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筹备会(广东)学术会议在广州瑞士领誉医疗中心隆重举行。

2019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城市主委沙龙会暨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筹备会(广东)学术会议隆重举行
众多中欧内分泌代谢病权威、专家出席会议

 广东省科协医药学会联合体副主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金世明教授(左五)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 陈宏教授(左六)

 瑞士领誉医疗内分泌及代谢病中心院长,罗马医科大学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病学教授 保罗·伯兹利教授(左三)

 瑞士领誉医疗心脏康复中心院长,美国心脏病学会院士(FACC)  法比奥·贝洛托教授(左二)

 广东省肥胖糖尿病专科联盟秘书,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陈容平博士(右三)

 SMI瑞士医疗国际集团中国项目代表,瑞士领誉医疗集团合伙人 林刚先生(左一)

 佛山市中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魏爱生教授

 珠海市中大五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孙辽教授

 潮安区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 陈根本教授

 汕头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陈立曙教授

 中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梁干雄教授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邓国宝教授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李枢教授

 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杨彩娴教授

 河源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何金教授

 揭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林昱教授

 河源源城区人民医院院长 邓之敏教授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谢乃强教授

 汕尾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陈胜文教授

 江门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赵凡教授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戴亚丽教授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李桂平教授

 惠州市中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林惠京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梁勇前教授

 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龙湖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侯凯健教授

 普宁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陈丹杰主任

 翁源县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胡竹平主任

 深圳龙岗中心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武红梅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护士长 杨青教授

 全国“十佳护理部主任”,中山小榄医院护理部主任 林俊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孙嘉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张振教授

 潮州市医学会副秘书长 高锦沛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杨锐博士


会议主题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营养管理在糖尿病代谢病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并高度评价罗马医科大学医学营养管理体系在全世界的领先模式和成功经验,以及成立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的重要意义。


金世明教授致辞

▲ 金世明教授致辞

陈宏教授致辞

▲ 陈宏教授致辞

保罗·伯兹利教授致辞

▲ 保罗·伯兹利教授致辞

林刚先生致辞

▲ 林刚先生致辞


SMI瑞士医疗国际集团中国项目代表,瑞士领誉医疗集团合伙人林刚先生指出,医学营养管理这种标准化的模式和结构化的膳食,在国外非常成熟,但在国内还没有真正开展。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与瑞士领誉医疗共同搭建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将培养更多注册营养师,把医学营养管理主要标准化的餐盒放到医院食堂、自费药房。


保罗·伯兹利教授、法比奥·贝洛托教授、陈宏教授和各城市内分泌糖尿病主委,共同品鉴贝赛庄园医学代谢调理营养餐

保罗·伯兹利教授、法比奥·贝洛托教授、陈宏教授和各城市内分泌糖尿病主委,共同品鉴根据罗马医科大学医学营养管理体系标准,并结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研发出的针对40种以上糖尿病患者,超过50种早餐午餐晚餐的贝赛庄园医学代谢调理营养餐。


瑞士领誉医疗内分泌及代谢病中心院长、罗马医科大学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病学教授保罗·伯兹利发表《USA欧美糖尿病管理的营养与运动治疗》的主题演讲
瑞士领誉医疗内分泌及代谢病中心院长、罗马医科大学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病学教授保罗·伯兹利发表《USA欧美糖尿病管理的营养与运动治疗》的主题演讲

▲ 瑞士领誉医疗内分泌及代谢病中心院长、罗马医科大学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病学教授保罗·伯兹利发表《USA欧美糖尿病管理的营养与运动治疗》的主题演讲。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陈宏教授发表《医学营养治疗,从指南到实践》的主题演讲。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陈宏教授发表《医学营养治疗,从指南到实践》的主题演讲。

瑞士领誉医疗心脏康复中心院长、美国心脏病学会院士(FACC)法比奥·贝洛托教授发表《欧洲及美国的糖尿病运动疗法》的主题演讲。

▲ 瑞士领誉医疗心脏康复中心院长、美国心脏病学会院士(FACC)法比奥·贝洛托教授发表《欧洲及美国的糖尿病运动疗法》的主题演讲。


三位中欧权威专家的专题讲课,让与会嘉宾享受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七位代表在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筹备启动仪式手模台上留下庄严承诺的“金手印”,将会议推向高潮。

▲ 七位代表在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筹备启动仪式手模台上留下庄严承诺的“金手印”,将会议推向高潮。

颁发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筹备组组长证书。

▲ 金世明会长给陈宏主任颁发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筹备组组长证书。

颁发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筹备组组长证书。

▲ 金世明会长给陈宏主任颁发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筹备组组长证书,陈宏主任给金世明会长、林刚先生、保罗·伯兹利教授、法比奥·贝洛托教授颁发顾问证书。

保罗·伯兹利教授与陈宏教授一起为与会专家颁发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筹备组成员证书

▲ 保罗·伯兹利教授与陈宏教授一起为与会专家颁发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筹备组成员证书。

与会专家就成立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的愿景、实践、流程,开诚布公,各抒己见。

▲ 与会专家就成立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的愿景、实践、流程,开诚布公,各抒己见。


本次中欧代谢病营养学院筹备会议,必将成为糖尿病代谢病治疗、康复的重要里程碑,对国家、民众、专家、商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你的欧洲私人医生,为百万精英家庭会员健康护航

2018你的欧洲私人医生,为百万精英家庭会员健康护航

贝赛庄园已协办近千场私人医生健康管理开放日

 

贝赛庄园已协办近千场 私人医生健康管理开放日

 

 

贝赛庄园已协办近多场多学科整体医学专业学术活动

 

2018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 保罗、马农、纪立农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

 

 

2017年11月,[糖尿病多学科全程管理高峰论坛]

 

▲ 2017年11月,[糖尿病多学科全程管理高峰论坛]

 

 

2017 年 11 月 联合国[蓝光行动]糖尿病防治活动

 

▲ 2017年11月联合国[蓝光行动]糖尿病防治活动

 

 

2017年11月25日 [中山大学医学人文协作组2017年度联合汇报会议]

 

▲ 2017年11月25日[中山大学医学人文协作组2017年度联合汇报会议]

 

 

2018年5月 [第四届癌症与血管国际研讨会]

 

▲ 2018年5月[第四届癌症与血管国际研讨会]

 

 

医学饮食调理定制体现全程管理的医学人文,是多学科整体医学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促进调节代谢,国际医学界专家一致推崇。

 

 

你的私人医生主题活动持续进行

 

2018年11月25日,由SMI瑞士医疗国际集团主办的你的欧洲私人医生为百万精英家庭会员健康护航中国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广州天河希尔顿酒店隆重举行。

 

2018年11月25日,由SMI瑞士医疗国际集团主办的你的欧洲私人医生为百万精英家庭会员健康护航中国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广州天河希尔顿酒店隆重举行。

 

SMI瑞士医疗国际集团、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同参与支持建设的广州泰和肿瘤医院、瑞士领誉医疗、香港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代码:HK8085)、香港龙翔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医疗机构代表、行业大咖、媒体界朋友等数百人共襄本次盛举。

 

 

2018你的欧洲私人医生,为百万精英家庭会员健康护航

 

2018你的欧洲私人医生,为百万精英家庭会员健康护航

 

以SMI瑞士医疗国际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埃尔韦•科格瑞恩医学博士为首的中欧名医团队,在本次签约活动中强调:饮食健康与营养的调理是肿瘤全程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20181125SMI瑞士医疗国际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埃尔韦•科格瑞恩医学博士

 

▲ SMI瑞士医疗国际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埃尔韦•科格瑞恩医学博士

 

 

20181125 SMI瑞士医疗国际集团中国项目代表林刚先生激情介绍欧洲私人医生服务体系。

 

▲ SMI瑞士医疗国际集团中国项目代表林刚先生激情介绍欧洲私人医生服务体系。

 

 

重磅签约,众多媒体争相报道

 

20181125重磅签约 众多媒体争相报道

 

▲ 媒体争相报道

 

 

贝赛庄园在SMI瑞士医疗国际集团支持下,在中国协助发展1000家欧洲私人医生健康管理中心,举办国际健康博览会系列展,尤其是医学饮食展,填补国内相关空白,打造中国医学食品第一平台,社会各界纷纷点赞!

 

SMI此次的签约仪式,使欧洲私人医生服务体系再上新台阶!贝赛庄园将更好的为中国百万精英人士定制健康饮食!

 

 

 

贝赛庄园,源于欧洲,大医主厨

 

贝赛庄园介绍

《CELL Report》:科学家首次发现地中海饮食能改善乳腺微生物,或与预防乳腺癌发生有关

2018《CELL Report》:科学家首次发现地中海饮食能改善乳腺微生物,或与预防乳腺癌发生有关

 

地中海饮食已在多个研究中被证明能明显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其中包括一个在欧洲多国进行了11年的涉及30多万人的队列研究[1]

 

(但是,目前我们还不清楚这种饮食方式是如何预防乳腺癌的。)

 

▼▼▼▼▼

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的Katherine Cook博士团队终于在猕猴上发现了地中海饮食预防乳腺癌的机制:

▲ Katherine Cook博士

最近,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的Katherine Cook博士团队终于在猕猴上发现了地中海饮食预防乳腺癌的机制:

他们发现,相比高脂饮食,地中海饮食能直接改善乳腺微生物的组成,有利于合成具有抗癌作用的代谢产物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这是科学家首次证实饮食能直接影响乳腺微生物。

此外,他们还鉴定了有利于乳腺癌预防的微生物种类,这有助于指导女性通过干预乳腺微生物来预防乳腺癌。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著名学术期刊Cell Report上[2]

 

地中海饮食能降低疾病风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其中就包括能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的患病风险

 

地中海饮食结构

▲ 地中海饮食结构

 

饮食除了通过直接提供营养物质外,还能改变体内的微生物组成以及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除了肠道微生物外,身体其他组织中也存在微生物菌群,包括皮肤,口腔,鼻腔,泌尿生殖道等,这些部位的微生物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4年,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分别独立在人体中证实了乳腺微生物的存在,且健康人与乳腺癌患者的乳腺菌群有明显的差别[3]。由此,开启了乳腺微生物研究的大门。

 

2016年,科学家又发现良性肿瘤的乳腺组织与恶性肿瘤的乳腺组织中的菌群也不一样,这表明乳腺菌群的失调可能是推动乳腺癌发展的驱动力[4]

 

考虑到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再结合地中海饮食会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Cook博士想到地中海饮食可能就是通过乳腺菌群来起作用的。于是,她带领团队通过实验对这个想法进行了验证。

 

他们分别给一种雌性猕猴(该物种常用来作为乳腺癌风险模型)喂食地中海饮食或西方饮食(一种高脂饮食),31个月后取乳腺组织进行菌群分析。结果显示:

 

两种猕猴乳腺菌群的总体数量和种类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各种微生物的丰度明显不同。相比西方饮食,保持地中海饮食的猕猴,乳腺中毛螺菌和瘤胃菌丰度很低,乳酸菌的丰度比西方饮食的猕猴高近10倍,而乳酸菌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益生菌。

 

两种饮食习惯的猕猴乳腺微生物明显不同

 

随后,研究者们检测了乳腺组织的代谢组,发现食用地中海饮食猕猴的乳腺中,胆汁盐代谢物以及其他由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含量要更高。

 

这些胆汁盐代谢物可以激活乳腺组织细胞中的抗肿瘤信号通路,减少局部雌激素的合成,增加细胞凋亡,降低乳腺肿瘤的潜在危险[5]。而乳酸菌就含有丰富的胆汁盐水解酶,可以代谢胆汁盐,生成胆汁盐代谢物[6]

 

此外,这些代谢产物还被发现能减少活性氧的产生,并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可以抑制与肿瘤发生相关的信号通路,预防肿瘤的产生。

 

简单总结一下,科学家们首次发现地中海饮食能改善乳腺微生物的组成,尤其是会增加乳酸菌的丰度,促进抗肿瘤因子的合成,进而抑制癌症的发生。

贝赛私人医生

参考文献:

[1]Buckland,G., Travier, N., Cottet, V., Gonzalez, C. A., Luján‐Barroso, L., Agudo, A., … & May, A. (2013). Adherence tothe mediterranean diet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the European prospective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cohort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ancer, 132(12), 2918-2927.

[2]Shively,C. A., Register, T. C., Appt, S. E., Clarkson, T. B., Uberseder, B., Clear, K.Y., … & Cook, K. L. (2018). Consumption of Mediterranean versus WesternDiet Leads to Distinct Mammary Gland Microbiome Populations. Cell reports,25(1), 47-56.

[3]Urbaniak,C., Cummins, J., Brackstone, M., Macklaim, J.M., Gloor, G.B., Baban, C.K.,Scott, L., O’Hanlon, D.M., Burton, J.P., Francis, K.P., et al. (2014). Microbiotaof human breast tissue. Appl. Environ. Microbiol. 80, 3007–3014

[4]Hieken,T.J., Chen, J., Hoskin, T.L., Walther-Antonio, M., Johnson, S., Ramaker, S., Xiao, J., Radisky, D.C., Knutson, K.L., Kalari,K.R., et al. (2016). The Microbiome of Aseptically Collected Human BreastTissue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Disease. Sci. Rep. 6, 30751.

[5]Swales,K.E., Korbonits, M., Carpenter, R., Walsh, D.T., Warner, T.D., and Bishop-Bailey, D. (2006). The farnesoid X receptor is expressedin breast cancer and regulates apoptosis and aromatase expression. CancerRes. 66, 10120–10126

[6] Li, F., Jiang, C., Krausz, K.W., Li, Y., Albert, I., Hao,H., Fabre, K.M., Mitchell, J.B., Patterson, A.D., and Gonzalez, F.J. (2013). Microbiomeremodelling leads to inhibition of intestinal farnesoid X receptor signalling anddecreased obesity. Nat. Commun. 4, 2384

健康吃薯,这4个原则要注意

1.不能在大量主食之外,还把薯类当零食。

有些人喜欢在两餐之间吃个烤红薯,或者吃红薯干当零食,一吃就停不下来。用薯类替代部分白米白面时才对身体有利。否则额外摄入过多淀粉就不利控制血糖了。

 

2.不能吃油炸、油煎、油烤的薯类和薯类零食。

薯类的吸油能力都挺强,好好的土豆做成炸薯条、炸薯片,好好的山药做成拔丝山药,好好的红薯刷了油做成烤薯片,就不再属于健康食品了。虽然炸后血糖指数下降(消化慢了),但容易增肥,对长期血糖管理不利。

 

3.尽量不吃加了糖的薯类食物。

薯类配糖是最美味不过的。比如土豆蘸炼乳吃,紫薯泥拌糖吃,山药浇桂花糖浆吃,芋头蘸白糖吃……这么吃就不要指望控三高的效果很好了。

 

4.小心薯类打成的泥。

薯类经过打浆、做泥,再添加油、糖、奶酪、沙拉酱等,会变得更容易消化,血糖上升速度加快,热量密度也会上升。

 

红薯紫薯那么甜,控血糖能吃吗?

很多人会提出一个问题:

红薯和紫薯是甜的啊!甜味说明糖多,糖多不是就升血糖快么?

甜味说明有糖,这个推断正确。但是,糖多就会升血糖快,这个推断不一定正确。

苹果中有糖,但它的血糖指数只有36。

酸奶中也有糖,但它的血糖指数只有48。

都远远低于不甜的白米饭(血糖指数83)。

 

这是因为,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多酚类物质等很多成分都会降低血糖上升的速度。糖的作用,不能抵消这些成分的作用,于是虽然甜,血糖上升速度也不算快。

 

红薯虽然有甜味,但因为膳食纤维较为丰富,血糖指数明显低于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特别是配合菜肴吃时,并不会引起餐后血糖快速上升。

紫薯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大大高于红薯,它的血糖上升速度就会更慢。

 

经常吃薯,还有这些好处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各种薯类食物都富含钾元素、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用它们来替代部分白米白面,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

 

▎预防便秘

各种薯类中都富含质地柔软的膳食纤维,因此也有利于预防便秘和肠癌。

 

▎利于控制体重

薯类几乎都具有较强的饱腹感,替代部分主食时,直接吃到饱的话,实际上摄入的「干货」比吃米饭馒头要少,有利于降低体脂率,这对三高患者也是有利的。

热点问题研究:“吃”与心血管病

39位心内科医生,午饭基本全素!    ——某采访报道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全国每5个死亡人中,就有2个死于心血管病。而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吃”占了绝大部分因素!

关于“吃”并不神秘,这吃进身体的食物就是我们热量消耗的来源。那么,是不是吃全素的就健康?吃肉就容易引起心血管病?如何通过恰当的饮食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在某些问题上仍存在较大争议,如胆固醇、脂肪酸、膳食补充剂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今天笔者与大家一起来谈谈“吃”与心血管病那些事~

 

贝赛庄园保罗伯兹利

 

1、胆固醇摄入需要限制吗?

今年315晚会专家指出蛋黄中确实含有较多的胆固醇,但是人体中的胆固醇大部分来源于人体自身的合成,只有小部分来源于食物。此外,在摄入胆固醇时,人体自身有一个调控,当体内胆固醇高时,吸收率就会下降。因此并不是你吃多少蛋黄,就会吸收多少胆固醇。

尽管我们的身体能够自动调控胆固醇,但是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由于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通常也含有较多胆固醇,严格限制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实际上也变相地限制了胆固醇的摄入总量。减少饮食中胆固醇摄入对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更有重要价值,所以患者们还是老老实实地控制胆固醇摄入量,权威指南对于每日胆固醇摄入量是规定为300mg/天以下。

 

2、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影响有那些不同?

脂肪酸是热量最高的食物成分,食物中的脂肪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有各种动物脂肪(猪油、鸡油、鸭油)、黄油、椰子油;

omega-9 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包括各种坚果油:杏仁果油 almond oil、夏威夷果油,也称澳洲坚果油 macadamia oil、牛油果油 avocado oil、茶籽油(台湾称苦茶油)、橄榄油;

omega-6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则包括大多数植物性食用油,像玉米油、大豆油、葵花子油、葡萄籽油;

omega-3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有植物性的亚麻籽油flaxseed oil、动物性的深海鱼油、海豹油 seal oil、磷虾油 krill oil。

我们已知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是有害的,但单纯减少脂肪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对预防心血管疾病价值不大。而摄入脂肪酸的类型比脂肪酸的总量,即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更加重要。研究显示,通过减少并改善营养成分来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使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下降 14%,但未降低死亡率。

 

3、为什么要限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反式脂肪酸对总胆固醇和HDL-C有不利的影响,已经有证据显示其对心血管系统有不利的影响。反式脂肪酸主要产生于植物油的氢化 (硬化) 加工过程中,因此主要存在于人造黄油和烘焙食品中,包括薄脆饼干、面包、快餐 (如炸薯条)、炸鱼、洋葱圈、人造黄油等。有研究显示每天多摄入总能量 2% 的反式脂肪酸,冠心病风险将增加23%。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是通过饮食控制预防冠心病的关键环节。避免食用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是控制反式脂肪酸摄入量的最有效方法,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小于总能量摄入量的1%,而且越少越好。

 

4、为什么要提倡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膳食纤维被营养学界补充为第七种营养素,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胃肠道,减少吸收,防治便秘,还有助于控制体质量,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

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每日总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增加7g可使冠心病风险下降9%,每日增加膳食纤维10 g可使卒中风险下降16% 以及2型糖尿病的风险下降6%。进一步对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分析显示,来源于谷类及蔬菜中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与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均呈负相关,来源于水果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与所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呈负相关。

 

5、常规使用膳食补充剂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常见的膳食补充剂包括鱼油制剂、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 E 和维生素 D、钙及各种微量元素等。结合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资料,目前权威机构均认为,通过饮食适量摄入鱼油是有益的,作为膳食补充剂摄入大量鱼油制剂并不能带来进一步的获益。维生素的情况与之类似,既往的观察性研究显示人体内维生素A 和维生素 E 的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呈负相关,然而,后续的干预研究没有证实维生素 A、B、C、E 对心血管疾病风险有明确的有益作用。因此,目前中外膳食指南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指南均未对各种膳食补充剂做明确的推荐。

 

6、患者应制定什么样的饮食调理?

与心血管疾病发生有关的一些健康问题,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可以通过变更生活方式来改善,而我们的饮食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干预因素。

来自欧洲罗马医科大学医学饮食调理定制备受推崇,以地中海饮食、DASH饮食为基础,融合中国膳食元素,根据性别、年龄、身高等基本情况决定个体适宜的能量摄入水平,扭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代谢机能障碍,减少胰岛素抵抗、预防慢性病。

目前,罗马医科大学医学饮食调理定制应用在心血管疾病、乳腺肿瘤、荷尔蒙调理等专病全程管理中,得到GDA日内瓦全球医生协会认可,同时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指定医学饮食调理定制。

 

结语: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现代中老年人的健康杀手之一,但我国一般居民饮食中饭量过大,糖类过多,每顿4两、8两米饭,5~6个馒头习以为常,心血管患者亟需改变过去长期高糖饮食习惯,以低糖、中脂、高蛋白、高蔬菜水果的医学饮食调理定制,提高身体代谢机能,拥有健康的体态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岂不快哉?笔者也给大家支个招:做一个会吃的吃货,而不是能吃的饭桶!哈哈…

 

 

参考资料:

  •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热点问题研究_马志敏
  • 我国人防治心血管病饮食应当着重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含量
  • 西方饮食文化中的营养表现_李想
  • http://www.yxtvg.com/toutiao/5020461/20171124A0W9LK00.html

糖尿病人,控糖饮食七问

一问:粥能喝吗?

能。可以吃燕麦粥:燕麦中的葡聚糖能够延迟胃的排空,减慢葡萄糖的吸收,使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慢而稳,同时还能降低血胆固醇。可以喝杂粮豆粥(比例是关键)。不建议喝白米粥。

 

二问:土豆比白米饭、白馒头容易生血糖吗?

错。土豆含淀粉16%±,馒头淀粉含量达40%,如果把土豆和米饭馒头相比,同样吃到饱,吃土豆所得到的淀粉更少,所以血糖上升速度自然比大米白面慢。

 

附:

控糖主食排行榜

最佳–杂豆:红小豆、芸豆、干豌豆、干蚕豆、绿豆、鹰嘴豆。

其次–粗粮:燕麦、荞麦、莜麦面、小麦粒、大麦粒、黑米、小米。

第三–薯类/蔬菜:土豆、红薯、山药、芋头、藕。

 

建议减少的主食

白粥、白馒头、白米饭、烧饼、年糕、米粉,烧饼中还多了油和盐。

 

三问:有降糖的食物吗?

没有。只要是含有能量的食物吃进体内后都会升高血糖,作用大小不同而已。比如水不含能量,所以喝水不会发胖,但是也不会降低血糖。

 

四问:能喝牛奶和酸奶吗?

可以。牛奶里虽然含乳糖,可这个糖比米饭馒头低得多,而且早餐喝牛奶配合主食,还能延缓血糖上升速度。酸奶中的乳酸有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作用,常规酸奶血糖上升速度比米饭馒头慢,无糖酸奶更好。

 

五问:能吃水果吗?

能。少量吃、二餐之间吃。选择那些耐嚼的品种:苹果、猕猴桃、橙子、柚子、草莓、蓝莓;而含糖高的荔枝、桂圆、葡萄吃三四颗足矣。

 

附:常见水果含糖排行榜

低糖水果:草莓、柚子、猕猴桃

中糖水果:苹果、桃、梨

偏高糖水果:菠萝、火龙果

高糖水果:熟香蕉、荔枝、葡萄、甘蔗、红枣。

 

六问:喝水要控制吗?

不要。多饮、多尿是糖尿病的一个症状。当血糖浓度过高,身体会增加尿量排掉过多的糖分,多喝水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如果肾脏、心脏没有疾病,也没有其他限制饮水的情况,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多饮水,每日保证6~8杯水(1500~2000毫升)。

 

七问:餐后什么时候活动好?

立刻。餐后半小时不要坐下,散散步、洗洗碗、做做家务,对餐后血糖控制有益,也不会影响消化。

案例分析:医学饮食调理定制与荷尔蒙全程管理

罗马医科大学保罗·伯兹利教授领军的医学营养学专家团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地中海饮食、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制定的DASH饮食方案基础上,结合现代病理学、细胞营养学等科研成果,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系统的医学饮食调理定制

已有30,000例临床证实:医学饮食调理定制加入专病全程管理,人体机能显著提升。保罗教授团队在国际医学营养学专业期刊发表近百篇专业论文,并得到GDA日内瓦全球医生协会认可,同时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指定医学饮食调理定制。

女性荷尔蒙失衡,是女性断崖式衰老的真正危险因素,特别是雌激素相对优势,更是荷尔蒙相关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饮食和女性荷尔蒙失衡息息相关,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有针对地摄入适量的营养素,对维护荷尔蒙的健康水平大有裨益!

 

案例分享

  • 姓名:岑女士,44岁,现从事医务工作。

  • 症状:典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 检测结果:下详解。

  • 医学饮食调理定制平衡荷尔蒙:下详解。

 

1、患者分析

岑女士,44岁,在医院上班。一年前,月经开始紊乱,4个月前停经,伴有明显的潮热出汗,皮肤瘙痒,反复发作“中耳炎”,脾气变得易烦躁、易怒、流眼泪、记忆力下降。临床体检提示轻度乳腺增生,没发现其他器质性病变。服了一段时间中药,症状有所缓解,一停药,症状再出现。直到现在她出汗症状既顽固又厉害,常感颈部、前臂及小腿皮肤瘙痒,但又没有皮疹。体检发现: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经升高,血压忽高忽低。

 

2、症状分析

岑女士是比较典型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为女性由正常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巢分泌的女性荷尔蒙减少,依赖雌激素和黄体酮维护其功能的器官或组织可能产生功能衰退、结构变异、甚至病变。如内分泌失调、精神神经症状、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乳腺和子宫肿瘤及老年性阴道炎等,引起身体上许多的不适。出汗、皮肤瘙痒、反复中耳炎、记忆力下降、脾气急躁易怒,是岑女士综更年期合症的外在表现,其源头是卵巢功能的生理退化,雌激素和黄体酮在体内的互相协调、平衡被打破,导致雌激素相对优势。

同时,由于长期的压力,环境污染等造成岑女士身体氧化压力过大,肝脏解毒功能下降,导致雌激素代谢障碍,都是促进雌激素优势的重要因素。

 

3、检测结果

■  雌激素相对优势:黄体酮明显降低,雄性激素及雌激素也降低,但黄体酮与雌激素比值明显低下,提示体内雌激素相对优势。

■ 其他内分泌器官失调:岑女士长期工作压力大,导致肾上腺疲乏,DHEA水平下降。甲状腺功能检测提示亚临床甲减,尽管甲状腺素T3和T4正常,但促甲状腺(TSH)升高。

■ 肝脏解毒功能降低,雌激素代谢产物中“坏”激素水平升高:岑女士体内抗氧化功能下降,体内自由基指标超标,肝脏代谢雌激素产生4-羟雌酮(4-OHE1)和 16α-羟雌酮(16α-OHE1)升高,增加致癌风险。

■ 体内多项环境荷尔蒙显著超标:这些物质往往具有雌激素活性,进入生物体内后,会干扰人体内荷尔蒙的正常活动,增加雌激素相对优势对人体的影响。

■ 慢性食物过敏原检测提示多种食物轻至中度慢性过敏,影响肠道微生态环境,导致机体发炎和皮肤瘙痒等过敏表现。

 

4、依据医学饮食调理定制平衡荷尔蒙

■ 给予医学饮食调理定制,严格避免麦麸等过敏食物,合理运动,纾缓压力指导,提升身体清除自由基能力。

■ 医生应用功能性营养素对岑女士的身体内环境进行调养。

■ 调整肠道内环境,促进肝脏解毒所需营养素的吸收。

■ 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促进雌激素正常代谢。

■ 生物相同性荷尔蒙替代疗法:补充DHES、雌二醇、雌三醇、黄体酮和甲状腺素。一个月后皮肤瘙痒明显减轻,潮热消失,中耳炎未再复发,脾气又回到了过去的和缓温柔,脸上见到了光泽。

■ 三个月时血压正常,甲状腺素、血脂全部正常。

 

《倾听你的荷尔蒙》作者,医学博士黄颖指出,荷尔蒙平衡中平衡饮食占50%,对此更提出3:4:3是保持体内荷尔蒙平衡的最佳餐食,简单来说,所有食物可以分为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蛋白质三类,其实就是三组不同的荷尔蒙,平衡饮食就是一日三餐要平衡这三者的摄取。

如果你有与岑女士相类似荷尔蒙失衡的症状,请到医院做相关身体检测,及时进行医学饮食调理定制。荷尔蒙影响着女性的健康、容颜、情绪及精神,拥有平衡的荷尔蒙,能让你重新站在一个健康美丽的人生的起点上!

 

贝赛庄园介绍

贝赛庄园介绍

贝赛庄园介绍

糖尿病很怕这类食物,多吃还能“赶走”糖尿病!

在爱好肉食的今天,许多人都过着高脂、低纤维的不健康饮食,谷物特别是未经加工的全谷类食物,是身体十分“渴望”的食物。尤其糖尿病患者,低脂、降糖的全谷物可以帮助他们远离肥胖和心血管并发症!

 

全谷物是啥?

「全谷物」究竟是啥呢?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AACC)对「全谷物」进行了定义,明确指出,含有整粒谷物种子应该含有的全部成分才是全谷物。

 

以稻米为例,全粒米由谷皮+谷胚+糊粉层+胚乳组成,这样的米才是全谷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包括:籽粒苋、大麦、荞麦、碾碎的小麦、玉米、小米、稻米、黑麦、燕麦、高粱等粗粮均属于全谷物,豆类、油料、薯类则不属于全谷物,大家要注意哦。

 

 

有些人会问了,白米饭大家天天都吃,和糖尿病扯上毛关系?白米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说白了就是糖。精制加工谷物由于几乎仅剩下富含淀粉的胚乳(精白米,营养值仅5%),人体进食后更易于消化吸收,餐后血糖就会biu biu biu升高!

 

 

相反,正因为全谷物保留了胚芽与种皮,它们中富含膳食纤维降低了它的消化速度,诱发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应答延迟,降低了单位时间糖类物质的分解,从而产生较低的血糖反应。

另一方面,这些不易消化的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通过结肠微生物菌群的发酵作用,生成断链脂肪酸,提高了外周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了血糖的分解速度。除此以外,全谷物中的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强抗氧化功能,可以降低体内的氧化应激,从而间接预防2型糖尿病发病。

 

 

根据美国全谷物委员会报道,全谷物能有助于中风危险降低30%-36%,2型糖尿病危险降低21%-30%,心脏疾病危险降低25%-28%,同时还有利于体重控制。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合理的膳食模式对降低糖尿病风险有保护作用。除了进食全谷物,还应适量摄入绿叶蔬菜和水果。而含糖的零食、饮料最好就要忌忌口了,食糖是纯能量食物,容易消化吸收,除果糖外,都具有较高的血糖生成指数。

说了辣么多,最后提醒大家一句:管住嘴迈开腿,才是健康的真谛。

 

编者说:

法国时尚品牌纪梵希创始人休伯特·德·纪梵希,曾说:“裙子必须配合女人的线条,而不是女人去配合裙子。”合理的膳食应该根据每个人身体状况而制定,大家不要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建议大家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指导下,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膳食管理。

源自罗马医科大学营养医学,医学饮食调理定制,逾30,000国外例临床实证,同时也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7年指定医学饮食调理定制。欧洲医生为你定制的合理医学营养膳食,让你越吃越健康,远离慢性疾病的困扰。

 

参考素材:

[1] 谭斌.全谷物食品的国内外发展态势与思考[J].中国食物与营养

[2] 姚轶俊.全谷物食品及其健康因子的现代营养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5.22:3-8

研究表明:姜黄素是治疗乳腺癌的关键物质!

导读:姜黄素作为多酚类化合物,为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植物界少有的二酮类化合物,在抗肿瘤领域研究探索表明,姜黄素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有效抑制乳腺肿瘤细胞增殖,改善患者预后,减轻乳腺癌化疗后反应,已成为研究的焦点。

 

姜黄素是从天然姜科植物姜黄(注:姜黄不是生姜)、莪术等的根茎中提取得到的多酚类化合物,为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植物界少有的二酮类化合物,分子式C12H20Q6,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学作用。

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提高以及年轻化,乳腺癌对于IFN-β/RA逐渐出现了“耐药现象”,抵抗性逐渐增强,敏感性逐渐下降,治疗效果越来越不理想。研究表明,姜黄素和IFN-β/RA的联合用药能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凋亡。

 

小科普:

IFN-β属于I型干扰素,是第一个在临床上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细胞因子,能够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卵巢癌细胞、黑色素癌细胞的生长,但单药IFN-β对一些实体肿瘤肿瘤治疗效果十分不理想。

RA是维生素A在体内代谢的活性产物或衍生物,在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细胞增殖和分化等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证实姜黄素和IFN-β/RA单一药物与联合用药两者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利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和IFN-β/RA单药及联合用药对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的实验。

MTT结果显示,药物作用48h后,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和IFN-β/RA单独用药时均能抑制细胞活性;而与单药组相比,姜黄素联合IFN-β/RA组能显著抑制MCF-7细胞活性。研究结果更表明,姜黄素联合IFN-β/RA能显著促进MCF-7细胞凋亡。

 

小科普:

对照组指的是将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用含有10%胎牛血清、1%双抗(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的DEME培养基,置于37 ℃、5%CO2孵箱内培养,实现取对数生长期细胞。

 

姜黄素活性成分的研究新进展,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是目前姜黄素在乳腺癌中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研究阶段,缺乏更有说服力的临床实验。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姜黄素必将为乳腺癌的治疗带来更美好的前景。

除了在医学上的应用,姜黄素在生活中应用也非常广泛,在印度已有数千年的烹饪和药用历史。最新研究发现这种草药根茎确实包含有保健作用的化合物,因此平时食用姜黄,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好处~~但建议大家也不要盲从跟风食用,应根据医生的指示合理搭配膳食!

 

参考文献:

1、姜黄素联合干扰素_维甲酸对乳腺癌细胞的协同效应_葛素侠

2、中药活性成分_姜黄素抗乳腺癌的基础研究新进展_吕艳